黄山数十万亩茶园开园采摘目前量少价稳
开云娱乐官网下载 首页 个人中心
下载APP 下载APP
手机访问 手机端二维码

黄山数十万亩茶园开园采摘目前量少价稳

3月28日上午,休宁县商山镇的路边茶园,很多村民在采茶。当天,2022年祁门红茶云采摘节开幕,意味着祁门红茶全面开园采摘。至此,除了黄山区的太平猴魁及部分高山茶外,黄山市的数十万亩名优茶园已经开园采摘。


好茶好价,原产地优势十足

徽州区富溪乡是中国名茶黄山毛峰的原产地、核心产区,目前黄山毛峰已经全面开园采摘。新安晚报、安徽网、大皖新闻记者从该乡政府得知,近年来,茶农把茶叶采下来后,大都直接把鲜叶卖给茶叶企业,企业统一生产加工。目前,富溪乡的毛峰鲜叶收购价在150元到170元一斤,前几天刚开园时一度达到200元一斤。这个价格,相当于一般茶区一斤成品干茶的价格了。徽州区其他乡镇的毛峰茶价格也很好,鲜叶售价目前有70元到100元一斤。

好茶好价,黄山市名茶原产地的茶叶价格一直稳定。在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的祁红茶原产地之一祁门县箬坑乡红旗村,今年的红旗一号品种早茶售价与去年基本持平,略有增长。“我昨天的鲜叶还卖了65元(一斤)”。3月29日,红旗村党支部书记吴华清说。据了解,箬坑当地的早茶开园时一斤也能卖到近百元,现在芽头小的在六七十元一斤,大一些的在三四十元一斤,以品相论价。

在休宁县商山镇雁里村,记者看到茶农采摘的茶长度虽然只有一厘米多点,但鲜叶售价才40元一斤,再大一点价格就更低。商山镇的茶园以老品种居多,且生长缓慢,一般在后期做出口的眉茶为主。因此,记者沿着公路探访商山镇茶园,看到大多还没开园采摘。

前期量少价稳,后期看天气

“今年春天的天气不稳定,一会儿放晴高温,一会儿又阴雨低温,茶叶长势不够稳定”。吴华清既是村支书,也是茶农,且长期对黄山茶特别是红旗一号早茶品种的繁育、生长等有研究,他说,受天气影响,祁门早茶产量目前不如去年,价格和去年差不多。后期如果气温回升,且是晴好天气,茶叶长势会迅猛,产量还会上来。

高山茶是黄山茶叶中的诸多特色之一,黄山市境内的高山茶常年生长在云雾缭绕的花香环境,日照充足,独特的生态小气候赋予了高山茶的优质口感,喝起来有一种兰花香的味道。不过,受气候影响,目前高山茶还没开始采摘。

和高山茶一样,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,目前也没开园,预计要到清明节以后。不过,太平猴魁开园迟,是和其独特要求有关,猴魁茶的特点是枝长芽厚叶大,确保其独特的口感品质。

黄山市茶产业促进中心负责人朱瞬球告诉记者,受前期天气影响,目前的黄山茶呈现量少、价格稳中有增的特点,天气晴好后茶产量会上来。

黄山出好茶,安全是第一

黄山有约2000年的种茶历史,是全国重点名茶产区和安徽省主产茶区,是中国名茶之都,全国的眉茶出口集散中心。目前黄山市有80万亩茶园,其中有机茶、绿色食品茶和无公害茶认证面积达98%以上,全省第一。2021年,黄山市茶叶的全产业链产值约180亿元,深加工产值约1.5亿元。其中,全市茶叶电商销售约10亿元。

得益北纬30度神秘线的独特生态气候,每一片黄山茶都是佳品。其中,祁红、黄山毛峰和太平猴魁名列中国十大名茶,屯绿被誉为绿色金子,松萝、大方、滴水香和祁门安茶以特色闻名。近年来,黄山市本土的茶企逐渐壮大,黄山小罐茶、联合利华等外来龙头茶企落地,带动了黄山茶的多元化发展。

随着时代发展,在满足传统饮茶群体同时,黄山茶企近年不断研发生产时尚茶品。其中,黄山区的立顿产研基地是立顿中国基地,黄山茶被加工生产成奶茶等产品后销往各地。黄山的代用茶、调味茶、袋泡茶、奶茶、果茶、免滤茶包等是大型餐饮连锁企业的最爱;黄山的各种茶与草本植物的速溶粉、浓缩剂及纯天然固体饮料,销往日本、德国等国。可口好喝的黄山茶,被赋予了更多创意、更好的时尚、更丰富的体验。

黄山市政府负责人告诉记者,茶叶是食品,饮用安全非常重要,要确保每一片黄山茶不仅是徽州好味道,也是放心茶、安全茶。

近年,黄山市全力打造全国首个全域茶园无农残城市,要求全市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100%,实现化学农药零使用。让茶园生态环境全面改善,茶叶产品质量全面提升,80%以上茶叶产品农残检测结果达到出口欧盟标准。

为此,政府推出茶园绿色防控专项保险,保费全额由财政承担。对病虫害采取绿色防控、应用“粘虫黄板”且农残达标的茶园如再发生病虫害损失,由保险公司根据灾害程度赔偿。在黄山市的茶园,处处都插满了“小黄板”,这是黄山市推动的防虫害措施之一,费用为政府补贴,对落实绿色防控制度的农户发放“绿色防控茶园卡”,农户凭卡销售茶青,企业收购实行优质优价。对执行绿色防控户优质优价效果好的企业(初制厂)实行以奖代补。同时,全市实施生物农药等配送措施,确保茶园使用的是无害农药等。

黄山市严禁违法违规销售茶园化学农药,对销售高毒高残留农药一律没收,并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引导村组织将茶园绿色防控写入村规民约,强化群众监督,推进茶叶绿色生产化风成俗。

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w 记者 吴永泉

来源:北青网,信息贵在分享,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

Baidu
map